中国的对外关系
2016年03月30日 新华社 文汇报 第一财经 时事 世界 读 添加评论以上内容翻拍自:文汇报 2016年3月30日
近年来,中国国际地位提升,在外交领域也颇为积极主动,与不少国家的外交关系升级,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各种“伙伴关系”。那么,究竟何为伙伴关系?中国在世界上有多少“伙伴”?这些关系间又有什么不同?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梳理了外交部文件,逐一核查中国与这些伙伴关系国的联合声明、宣言或领导人正式谈话等资料,确定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伙伴关系的最新定位和关系确立的时间。 记者发现,伙伴不同于同盟。同盟的合作成员间一般签署具有国际法意义条约,要承担约束力强的责任,并针对某些目标而合作。而“伙伴关系”一般不签署任何条约,彼此不受结盟条约和义务约束。中国与他国的伙伴关系一般以双方元首联合声明为标志确立。
当然,名称不同表明合作领域和关注点不同。简单地说,“全面”或“全方位”指的是合作领域多、范围广;“战略”指的是在双边或多边国际事务中,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交集,关系重要,领域高端;“合作”指的是政策相互协调、相互配合、相互支持,其中不加战略修饰语的合作多指经济合作;“友好”指的是政治关系良好。这些词汇的排列组合构成不同侧重点,形容强调点不同的伙伴关系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伙伴关系的名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,但也存在名实不符的情况。一些国家,例如某东南亚国家,顶着“全面战略合作伙伴”的名号,两国关系最近却陷入低谷。而另一些国家,例如某中东国家,因为是美国盟国,因而与中国没有伙伴关系的名称,但是两国的合作关系却非常良好。
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:
俄罗斯(2011)
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:
巴基斯坦(2005)——“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”
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:
越南(2008)、老挝(2009)、柬埔寨(2010)、缅甸(2011)、泰国(2012)
战略合作伙伴关系:
印度(2005)、韩国(2008)、土耳其(2010)、阿富汗(2012)、斯里兰卡(2013)
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:
德国(2014)
全面战略伙伴关系:
欧盟(2003)
英国(2004)、法国(2004)、意大利(2004)、西班牙(2005)、葡萄牙(2005)、哈萨克斯坦(2005)、希腊(2006)、丹麦(2008)、南非(2010)、巴西(2012)、秘鲁(2013)、墨西哥(2013)、马来西亚(2013)、印度尼西亚(2013)、白俄罗斯(2013)、阿尔及利亚(2014)、阿根廷(2014)、委内瑞拉(2014)、澳大利亚(2014)、新西兰(2014)
战略伙伴关系:
东盟(2003)、非盟(2004)
加拿大(2005)、尼日利亚(2006)、塞尔维亚(2009)、安哥拉(2010)、波兰(2011)、爱尔兰(2012)、阿联酋(2012)、智利(2012)、乌兹别克斯坦(2012)、吉尔吉斯斯坦(2013)、塔吉克斯坦(2013)、土库曼斯坦(2013)、乌克兰(2013)、蒙古(2014)、卡塔尔(2014)
注:中国和爱尔兰称“互惠战略伙伴关系”,强调互惠。
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:
孟加拉国(2010)
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:
比利时(2014)
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:
罗马尼亚(2004)、保加利亚(2014)
全面合作伙伴关系:
埃塞俄比亚(2003)、克罗地亚(2005)、尼泊尔(2009)、坦桑尼亚(2013)、刚果(布)(2013)、荷兰(2014)、东帝汶(2014)
注:中国和坦桑尼亚为“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”。
友好合作伙伴关系:
匈牙利(2004)、马尔代夫(2014)、塞内加尔(2014)
合作伙伴关系:
斐济(2006)、阿尔巴尼亚(2009)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(2013)、安提瓜和巴布达(2013)
注:中方称斐济为“太平洋岛国地区重要合作伙伴”,称阿尔巴尼亚为“传统合作伙伴”,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、安提瓜和巴布达为“加勒比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”。
友好伙伴关系:
牙买加(2005)
伙伴关系:
中日韩三国(2008)
构建新型大国关系:
美国(2013)
战略互惠关系:
日本(2006)